領航的投資成功原則
投資要取得成功,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有些因素不受投資者所控制,例如市場升跌。但是,投資者可以控制其他因素。領航相信以下四大原則能讓您聚焦於自己可以掌握的因素,從而更有效地取得良好的長期投資表現。
建立清晰恰當的投資目標
投資者應該設定可量度及可實現的投資目標, 並制定實現這些目標的計劃。有多項目標(例如退休計劃及兒童教育儲蓄)的投資者應為每個目標制訂單獨的計劃。最後,投資者應定期、持續地為自己的計劃進行評估。
若無既定計劃,投資者大多會採用由下而上的方式建構投資組合,偏重挑選和買入的投資產品,而不是達致目標的過程。缺乏計劃的投資者在建構投資組合時,往往只會個別地評估每項投資產品的優劣。如果評估結果正面,投資者就會將它加入投資組合,卻經常忽略考慮其適合性。這種手法會導致投資組合與投資目標錯配。常見的錯誤包括追逐表現與嘗試捕捉市場時機,而這兩種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圖 1 列出一個投資計劃框架的例子。
有些投資者很易受到大市的表現影響,在旺市時增加股票投資,於淡市時立即降低持股量。這種行為從投資者的現金流向中清楚可見,這行為傾向屬於情緒反應而非出於理性做法。一個周全的投資計劃能夠協助投資者避免出現這種行為,正確地把重點放在資產配置、分散風險、重新調整以及儲蓄率和消費率之上。
領航相信投資者應該花更多時間制定投資計劃,而不應糾纏於考量各種媒體提出的新投資建議。簡單地將時間重新分配就可以為投資者達成投資目標大有助益。
使用廣泛且多元化的基金,配置適當的資產組合
建立成功投資策略的第一步, 是要選定符合目標的資產配置。投資者作資產配置時應考慮可承擔的風險及合理回報。多元化投資有助於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建立投資組合時,投資者應混合配置股票、債券及其他類型的投資產品,以爭取成功投資的最佳契機。這種由上而下式的資產配置策略,是決定投資者能否達成投資目標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為何不簡單地透過政府債券等低風險投資來實現所有目標,以將潛在虧損的可能性降低?因為投資於較穩定但低回報資產的投資決策,本身已經令投資組合承受到其他長期風險,例如投資產品的回報未能達標,以致無法達成長期目標。為了達標,投資者或許需要提高儲蓄率,或減低未來的開支水平。
圖 2 列出美國股票與美國債券這兩個資產類別的關係,以說明資產配置對於回報以及回報變化的影響。
圖2:資產配置決定回報的分佈
各種股債配置組合的最佳、最差及平均回報,1926-2019
分散投資是用於控制傳統風險的有效策略。在單一資產類別(例如股票或債券)之中,分散投資能夠降低投資組合對單一公司或行業板塊承受的風險。若將分散投資策略套用於多個資產類別,則能降低投資組合對任何單一資產類別承擔的風險。這種手法本身並不能完全避免虧損,但是它可以助您避免由於投資組合的單一成分表現不理想而造成不必要的嚴重虧損。沒有分散投資的投資組合,出現嚴重虧損的潛在可能性亦會較高。
減低投資成本
投資者不能控制市場, 但可以控制他們願意支付的投資費用。投資者每支付一元管理費用或交易佣金, 潛在回報就減少一元。此外, 從過往經驗所知, 較低成本投資產品的表現往往優於較高成本投資產品。
投資者要提升投資回報,有兩種方法。第一,是投資於表現出眾的基金經理或投資策略,但這個方法說易行難。第二,投資者可以控制投資成本。簡單來說,低成本基金比高成本基金蠶蝕較少投資回報。
圖 3 說明,成本如何對投資組合的長期增長產生重要影響。假設一個由 10 萬元開始、年平均增長率為 6% 的投資組合,用以說明 30 年間的開支對回報有何影響。在低成本情境下,投資者每年支付 0.25% 的資產開支,而在高成本情境下,投資者支付 0.62%(相當於美國股票基金的資產加權平均費用比率,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
指數投資讓投資者有機會跑贏較高成本的主動管理式投資產品,因為指數基金的成本一般較低(不過由於指數基金追蹤基準指數,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它們都不大可能跑贏市場)。主動式管理基金的開支比率較高,往往是由於基金嘗試跑贏市場而產生較高成本(例如買賣基金所持證券涉及的研究及交易成本)。
秉持長遠目光,嚴守投資紀律。
即使是最精明的投資者,也可能因一時的決定打亂既定投資計劃。有時候,投資者也可能因市場波動而做出草率的決定,但投資者可以透過恪守紀律和堅持長遠投資視野,從而排除情緒的干擾。投資者應採取系統性的投資方法,運用資產配置及分散投資原則,堅定地執行投資計劃。
重新調整投資組合,恢復既定資產配置比例,使之符合投資者追求的目標。我們認為,投資者應每年檢視其資產配置一至兩次。
當股市表現欠佳,投資者的自然反應是抗拒沽出表現理想的資產,例如賣出表現理想的債券基金以騰出資金加碼於股票基金。雖知,人心盡失的跌市往往造就黃金買入機會。在這些低迷時期中,投資者如不重新調整投資組合,可能對達致其長期投資目標造成不利影響。
圖 4 顯示在股票熊市期間不恪守資產配置策略的影響。在這個例子,投資者在 2009 年2 月28日沽出股票以避免進一步虧損。雖然100%買入債券的組合承受較小的波幅,但投資者如堅持原有的資產配置,在經歷2009年跌市後可收復大部分失地,從而取得不俗的回報。
投資者在這些艱難的時期如沒有再平衡投資組合,提高股票的比重,不但可能會錯失隨後的升市,甚或會影響他們達致長期投資目標的步伐,即是原先所訂的資產配置目標。
圖4:嚴守紀律的重要性:被市場波動性牽著走,不利投資回報
在2008年股市大跌後沽貨而100%投資於債券的投資者,投資表現如何?
要達到任何投資目標,投資者必須倚賴投資組合的初始資產、長遠的儲蓄率或消費率、資產配置以及市場回報等因素互動。由於未來市場回報不可預知,也無法控制,投資者應集中於自己能夠掌握的因素。